B站砸10亿流量抢视频播客,深度内容真要翻身了?
这波操作有点意思。
7月8日搞的《视频播客出圈计划》明摆着要挖墙角,音频文字创作者、专家素人全都要,还给配AI工具和免费场地。
流量管够,就差求着你来拍视频。
数据挺吓人。
年初没人管的状态下播客受众就破4000万,用户观看时长翻三倍到259亿分钟。
算下来每天有720万小时泡在B站听人唠嗑。
难怪急着下场抢地盘。
海外早验证了路子。
靠播客月活干到10亿,都被压着打。
国内74%听众愿意掏钱,71%真消费过,比知识付费韭菜还积极。
市场预测明年听众冲1.5亿,这块肥肉谁不馋?
抖音小红书还在试探,B站直接梭哈。
免费场地覆盖北上广杭,专治“没工作室”的痛点。
AI工具估计要卷字幕剪辑这些脏活累活。
摆明车马要降低创作门槛。
但问题也挺实在。
纯聊天内容真能撑住视频形式?
对着镜头干说俩小时,观众不如去听音频。
深度内容回归是好事,可别变成UP主坐那儿念稿子。
流量来了也怕留不住。
观众早被短视频养刁了胃口。
突然切到长对话模式,注意力能撑多久是个问号。
那些三分钟看完电影的账号,转头做两小时影评播客?
画风太割裂。
商业化更是硬骨头。
广告商单、内容付费这些老套路,在视频播客里怎么玩出新花样?
总不能每期视频贴片六十秒广告。
现在砸钱抢人容易,后续变现才是大考。
流量扶持像发代金券。
新人冲进来薅完羊毛,发现变现路径还是模糊。
最后可能只剩头部玩家吃红利。
播客生态要良性循环,光给启动资源远远不够。
这事有意思的点在于:当所有平台都在卷短平快,B站反向押注深度对话。
用户到底需要知识密度,还是只想杀时间?
测试结果会影响整个内容行业走向。
风口是来了。
但别光盯着10亿流量数字。
创作自由和商业回报的平衡点,才是生死线。
卷内容质量比卷流量重要多了。
播客能走多远,得看有多少人愿意为思考买单。
云衔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企业数字化广告营销解决方案的服务商。公司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,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、更高效的数字化广告营销与运营服务。